主题式写作
技术文档写作的一个特点就是主题式写作。这篇博文将介绍什么是主题式写作、它有哪些特点、它和常规写作的区别是什么、主题式写作都包含哪些主题以及为什么技术文档要采用主题式写作。
什么是主题式写作(topic-based writing)
主题式写作指的是将信息拆分为独立且聚焦的小单元,每个主题只讲述一个概念(concept)、任务(task)或参考(reference)内容。例如,一个主题只描述“如何安装打印机”,不会混入其它操作说明。
说到主题式写作,就不得不提达尔文信息类型化体系结构(Darwin Information Typing Architecture),简称DITA,它就是用于支持主题式写作的架构。
主题的基本特点
- 有明确的标题。
- 能单独阅读并理解。
- 结构清晰、聚焦单一内容。
- 可通过文中的链接和其他主题组成有序的信息网络。
主题式写作与常规写作的区别
传统写作内容连贯、线性,适合写文学或学术文章。而在技术文档写作中,我们要注意到:用户在查找技术信息时,通常希望快速找到“如何操作”的那一页。例如,修理摩托车时,用户不会想读完整本手册,而是想直接找到“调整油门阀”的步骤。所以技术文档采用的是主题式写作,把内容模块化,而不是像常规写作那样按照故事发展或学术研究的脉络进行写作。
主题式写作有哪些主题类型
类型 | 用途说明 | 示例标题 |
---|---|---|
概念 | 说明背景、原理或“是什么”,例如介绍用户权限的含义 | User roles(用户角色) |
任务 | 描述步骤和操作,即“怎么做”,通常按顺序编排 | Create user roles(创建用户角色) |
参考 | 提供数据、命令、参数或组件信息,帮助用户快速查阅 | Supported types of roles(支持的角色类型) |
主题式写作对读者有哪些好处
- 用户通常只需要小块信息来完成某项任务,例如“如何连接Wi-Fi”。
- 避免阅读冗长或混乱的内容,有助于提升查找效率。
- 主题间可链接,构建出信息网络,如网站的跳转链接。
主题式写作对写作团队有哪些好处
- 多人可并行编辑不同主题,比如一位作者写“安全设置”,另一位写“安装准备”。
- 通用的主题可以在不同文档中重复使用,比如某公司开发了很多种软件,但是这些软件的登录步骤都一样,文档工程师只需要写一个“登录某系统”的主题,其他软件的文档就可以直接把这个主题拿来用,而不必再给每个软件都重新写一个“登录某系统”的主题。
- 内容重组更灵活,如根据产品变更,只需调整任务顺序。
- 审阅工作更轻松,小块内容更便于快速反馈。